以团队之智领航青春 用专业平台赋能成长 ——我校名辅导员工作室矩阵构筑育人新高地
在新时代思政教育格局中,名辅导员工作室以专业的团队力量构建起立体化育人“坐标系”,是思政工作创新实践的“孵化器”,是“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试验田”,更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领航灯塔”。我校现有11个名辅导员工作室,从网络思政到美育浸润,从职业发展到实践锤炼,每个工作室都以鲜明的育人特色构筑起思想引领的先锋阵地,持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头活水。

工作室简介
01
辅导员职业发展工作室
负责人
冯焯彬
工作室介绍
辅导员职业发展工作室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依据,立足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服务,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辅导员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理论与实践、自主与交流、学习与应用、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工作室成为辅导员职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激发团队活力,助力辅导员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02
学业指导与生涯工作室
负责人
吴卓君
工作室介绍
学业指导与生涯发展工作室建于2018年1月,是学校首批名辅导员工作室,重点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开展个人学业及生涯发展咨询,组织学生团队专题辅导,探讨辅导员咨询、培训、科研能力研讨提升,创建大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业指导平台,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培养创新人才进行实践探索。
目前工作室成员共19人,包括校外行业专家、校内人力资源管理、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专业教师及一线学生工作者。六年来,工作室团队累计科研成果超过120项,团队成员在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就业面试高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项目指导等方面不断探索。
随着工作室的逐步发展,团队辅导品牌已逐步建立。2025年面向大学新生、资助对象、准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团队辅导活动多场,形成个体咨询与团队辅导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03
丝木棉资助人工作室
负责人
李启沐
工作室介绍
“丝木棉资助育人工作室”是雷火电竞lh登录入口首批名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项目,工作室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帮困扶志,助学立梦”为目标,围绕搭好“一个平台”、建好“一支队伍”、培育“一批品牌活动”、出好“一批成果”的工作思路,以“辅导员和学生共同成长”为主线,基于“5S”(Spirit—精神、意志力、Skill—技能、Subject—主题、Select—选择、Share—分享)模式下开展“强能训练营”“榜样引领工程”“资助育人文化节”等多种育人活动,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建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需求的育人新平台,充分挖掘和培育内涵式、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及活动,努力打造实施有方案、目标能落实、成果有实效、经验能推广的校级辅导员工作室,致力于探索提升民办高校学生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服务学生多样化成长需要,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工作室logo
04
“青心同行”工作室
负责人
唐志辉
工作室介绍
“青心同行”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3月,现由唐志辉老师主持运营。工作室以"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培育知行合一时代新人"为使命,通过"双轮驱动"模式打造实践育人新范式:一方面搭建"校内+校外"资源融通平台,整合实验教学、课程实践与校外基地资源,形成全链条育人体系;另一方面构建"课程+活动"协同矩阵,创新开发"青春志愿行"社会实践项目与"青春振兴行"文化振兴项目,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等实践活动。工作室曾获2023年“百千万工程”广东省优秀团队、2024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100个优秀品牌项目、2024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
招募说明
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实践育人中的引领作用,现面向全校招募工作室成员5-8名,聚焦社会实践方向,共同策划、组织并实施优质社会实践项目,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一)招募对象
1.在职辅导员,对社会实践、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有浓厚兴趣;
2.具备较强的活动策划、团队协作能力,有社会实践指导经验者优先;
3.能保证每周至少参与1次工作室研讨,并承担项目执行任务。
(二)工作职责
1.参与制定年度社会实践主题方案;
2.指导学生团队开展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3.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社会实践合作平台;
4.总结优秀案例,形成可推广的实践育人模式。
成员权益
1.有机会参与省级/国家级社会实践专项培训;
2.有专项经费支持创新性实践项目孵化。
报名方式
直接联系唐志辉老师,联系电话:13480274420(微信同步)
05
倾心小屋——朋辈心理工作室
负责人
陈映宏
工作室介绍
"倾心小屋"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室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平台,以"关爱心灵,促进成长"为宗旨,构建"1+2+3"心理育人体系:以积极心理教育为核心,依托实体工作室与线上"阳光心语倾心树洞"公众号双平台,联动辅导员、学生朋辈团队、院级心理网络三支队伍。工作室立足学生社区,打造集心理疏导、知识共享、朋辈互助于一体的"一站式"心灵港湾。倾心小屋坐落于学生生活区,布置温馨,配备沙发、地垫等设施,营造轻松交流环境。目前组建"7+10"专业团队(7名心理辅导员+10名学生朋辈辅导员),通过严格选拔与系统培训,形成"学校-院系-社区-宿舍"四级心理服务网络。开展"心理充电计划",累计举办培训交流20余场,服务学生500余人次。
06
“3s”党团文化教育工作室
负责人
邝晓彤
工作室介绍
3S党团文化教育工作室,作为雷火电竞lh登录入口第二批设立的"名辅导员工作室",以学习制度(Study)、研讨交流制度(Socialize)、服务制度(Serve)三步式教育模式为核心,紧贴国家政策导向,深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工作室致力于构建集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实践服务于一体的党团文化教育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创新党团教育形式,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依托专业团队,开展专题研究,聚焦新时代大学生成长需求,解决党团文化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强化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
07
“书香墨韵”育人工作室
负责人
刘歆
工作室介绍
“书香墨韵”辅导员工作室,通过引领一部分辅导员开展读书分享会、好书推荐会,依托样板党支部创建成果,利用书香宿舍 、书香长廊、三立堂、先锋宣讲团等平台,组织学生党员和主要学生骨干开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围绕“党建+学风建设”,搭建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低年级学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削减长期刷短视频带来的不良后果(如专注力不集中,注意力聚焦时间非常短等),培养辅导员、学生们专注、独立思辨的能力。
08
“红色小筑”辅导员工作室
负责人
陈玉菲
工作室介绍
红色小筑名辅导员工作室扎根学生社区,以“党建引领、服务育人、青春同行”为理念,打造集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文化浸润为一体的党建育人平台。工作室由辅导员陈玉菲老师牵头,联动思政教师、学生党员骨干、社区管理者组成“1+N”协同团队,构建“党建+社区治理”双向赋能机制,推动思政教育下沉一线。小筑有三大核心功能如下:
1、 思想领航:开展主题读书会活动,以青年视角传播党的理论;
2、 成长护航:设立“学长导师计划”,提供学业帮扶等精准服务;
3、 社区共建:组织“党员责任区”,引导学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
工作室以“小阵地”激活“大能量”,致力成为学生“找得到、信得过、离不开”的红色家园,助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工作室logo
工作室阵地现场照
09
“红棉网舍”辅导员工作室
负责人
刘丹
工作室介绍
雷火电竞lh登录入口“红棉网舍”辅导员工作室,成立于2024年11月,依托小红书等平台,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身边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积极对接学校各个部门,整合多方官方资讯,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答疑平台。工作室从最新的校园活动资讯,到实用的学习技巧分享;从深度的专业解读,到大学生活的心灵指引,专注于打造大学生获取信息、汲取力量的优质平台。
招募声明
图文组(2-3人):
根据工作室在小红书发布的学校讯息与大学生教育相关主题,进行创意构思选题,负责制作并发布小红书笔记。日常广泛收集与校园生活、大学生教育相关的高质量图片、视频素材,建立素材库。
要求:学有余力,可熟练使用ps,可画,版画等工具,或者会手绘,小红书平台熟练使用者优先。
视频组(1-2人):
对拍摄的素材进行精细筛选与剪辑,依据视频脚本和预期效果,剪辑视频。
要求:学有余力,掌握拍摄视频工具,熟练使用剪映,pr等工具。
策划组(1-2人):
围绕学校讯息与大学生教育主题,构思并策划各类线上线下活动。结合小红书平台热点以及工作室定位,制定策划方案。负责活动场地的选址与布置规划,邀请相关嘉宾,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要求:学有余力,具有良好的活动策划能力,活动执行能力,可以完成策划书撰写。
文秘组(1-2人):
负责整理与学校讯息、大学生教育相关的各类资料,如活动报告、数据统计、文案素材等,建立清晰的电子和纸质档案,为小红书内容创作提供坚实的数据和资料支撑。组织工作室内部会议,负责会议通知的拟定与发送,提前准备会议资料,布置会议场地,做好会议记录。负责起草、审核对外沟通的函件、邮件等材料,确保语言规范、表达准确,维护工作室良好形象。
要求:学有余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有较好的文字功底以及对外交流能力。
请有意向的同学将简历发送至2963509051@qq.com,我们将择优进行面试。
10
“四代战斗机”学风培育工作室
负责人
游燕霞
工作室介绍
四代“战斗机”学风培育工作室是围绕“党建教育引学风、精细管理正学风、优良教风带学风、学科竞赛促学风、校园文化育学风”五维一体育人模式打造的特色平台。工作室以“1+2+5”工作体系为框架,聚焦诚信教育与考风考纪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结合党建教育、精细管理、优良教风、学科竞赛和校园文化五大举措,全面强化学风建设。工作室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将育人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配适激活期(大一)、链接调试期(大二)、运行拓展期(大三)、集成优化期(大四),分别对应“一代”至“四代”战斗机育人模式,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育人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11
“艺润心田”辅导员美育工作坊
负责人
吴晓波
工作室介绍
“艺润心田”辅导员美育工作坊由雷火电竞lh登录入口创意设计学院吴晓波老师主持,旨在通过辅导员的主导作用,推动美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工作坊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目标,整合校内外艺术资源,设计多样化的美育活动,如艺术展览、非遗讲座、创作比赛等。通过辅导员的美育培训与能力提升,工作坊致力于构建长效、系统的美育教育体系,促进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编辑 | 易班学生工作站 黄冰
初审 | 学生处 黄义晶
复审 | 学生处 冯焯彬、陈婷婷
终审 | 学生处 陈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