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中国·LH认证)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基层组织

创新案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组织 > 创新案例 > 正文

党建创新案例 | 数码媒体系党总支:“暖阳行动”——关爱特殊、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

发布日期:2021-06-09 浏览量:

一、项目名称

“暖阳行动”——关爱特殊、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

二、团队概况及项目开展思路

“暖阳行动”关爱特殊、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是数码媒体系党总支下的蓝天实践服务队开展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之一。蓝天实践服务由教师党员担任指导老师,由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员服务队。服务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重视艺术类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思想引领,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孩子路上的引路人,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为宗旨,结合艺术专业特色,不断努力探索志愿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开展了阳光助残、爱心助老、关爱青少年成长艺术科普支教等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与其他高校交流沟通,不断丰富志愿活动的内容,现已累积服务点达十余个。服务队以广州从化、白云地区为基础,逐渐辐射贵州黔东南、云南东川等贫困地区,在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带动了志愿和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打响了艺术类服务队心灵艺术的特色品牌。

三、主要做法与经过

1.志愿星火,强能育人

数码媒体系师生党员坚守立德树人,以思想引领为基石,以服务实践育人为载体,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蓝天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招募方面,学生党员利用“灯塔工程·数码计划”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组织优秀志愿者自身的志愿实践经历,通过榜样引领的力量让同学们了解它。服务队中多名同学在毕业后选择继续志愿服务之旅,如学生党员林育焜、入党积极分子林东显连续两年在西藏林芝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志愿者的培训上,还邀请有特教经验的校外福利机构人员为志愿者开展特殊教育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学校与社会专业机构携手从思想引领、服务技能、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升服务队员的志愿服务素养与技能。

2.暖阳行动,你我同行

本案例结合高校党建服务育人的大形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党员服务社会的能动性,关注特殊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问题以及教育问题,本着育人先育心的理念,组织学生党支部的蓝天服务队开展名为“暖阳行动”——关爱特殊、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

特殊儿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特殊儿童会因自身的缺陷而主动排斥与外界的接触;二是外界带有色眼镜的人群会歧视特殊儿童,不愿意与特殊儿童交流;三是面对来自内心和外在世界的双重压力,特殊儿童往往选择自我封闭,这让他们的受教育之路困难重重。如今,特殊儿童需要的是健康的生活,但实现这种生活的前提是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此,他们不仅需要获得内心的自我认同感,还需要像普通孩子一样不断与外界交流,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否则,长期的自我封闭会让特殊儿童产生孤独、自卑、猜忌等心理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个体与社会的脱离以及影响个人身心发展。

图一:前往广州市从化区康复实验幼儿中心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加入到城市化建设当中,但是在他们为建设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诸多问题,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再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这些问题变成了他们成长路上的障碍。这些孩子面临着安全隐患、亲情缺失、教育缺失、心理困扰、生活贫困等多层成长风险,无法在成长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因此,本着育人先育心的理念,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暖阳行动”吸引了大批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他们发挥艺术生的专业特长,利用艺术的魅力为特殊、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平等的生活环境定为主要目标。党员服务队先是对服务地区的特殊儿童、留守儿童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寻找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以调查数据作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地措施与活动,并在日常服务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狠抓落实,确保能够更好的在陪伴中充分发挥消除障碍的重要作用。同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积极分子共同参与,通过志愿服务育人,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爱心、敢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是本项目的第二目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广泛募集爱心物资,营造各方力量共同关爱特殊儿童和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第三目标。

3.聚焦精准,爱润新苗

(1)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服务队把温暖送到最需要关爱的特殊儿童中,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从2014年7月起,队员们先后在广州钟落潭寄养家庭服务中心和从化区康复实验幼儿中心开展关爱活动,实现“一对一”帮扶常态化项目模式。

中心里的特殊儿童年龄在6-12岁之间。他们因先天性身体疾病被父母抛弃,或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双亲,在心理、社会参与、文体娱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健康与快乐。一定程度上导致队员们与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队员们必须掌握相关技巧才能更好的深入到特殊儿童心里引导其走进社会。在活动开展前,面向全院师生招募志愿者,为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广州钟落潭寄养家庭服务中心和从化区康复实验幼儿中心不定时对志愿者们进行培训。服务队通过团队管理合适分配相关计划,最终不仅对困境儿童进行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进行精神上的关怀,促进其健康成长,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的社会氛围,减轻特殊儿童家庭困难,助力特殊儿童家庭脱贫攻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健康快乐地成长。

图二:前往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寄养家庭活动中心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服务队累计组织200余名志愿者深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桐林小学,云南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拖布卡镇、乌龙镇、因民镇、红土地镇,广东梅州市罗田上村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快乐童年”为宗旨,立足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旨在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建立起固定的活动场所而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是服务队助力教育扶贫的一项公益活动,是加强社会化动员,吸引各方参与,是合力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重要内容。可以让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做功课、学技能,还可与心理辅导志愿者聊天、谈心、做游戏。是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志愿服务的阵地,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课余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争取党政支持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规范化载体。

图三: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因民镇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四、工作成效

蓝天实践服务队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先锋,契合学院“立德树人”工作大局,朝着“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建设目标奋力前进,不断丰富党组织志愿实践的内容、形式,因地因时制宜,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坚持服务育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了党员主体意识,激发了党内活力,也引领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实践中来。2019年在共青团中央暑期“三下乡”专项计划——“青春才智助云品 奋进建功新时代”全国大学生昆明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我系教工党员带领3名中共预备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展开了为期10天的调研工作,组织撰写《产业融合视角下创意因子激活乡村农业的探讨》,荣获调研报告类一等奖。蓝天实践服务队获得2019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灯塔实践团队”、省级重点团队;2019年末广州市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示范团队;2017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暖阳行动”——关爱特殊、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建设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了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全程指导、身心健康全面覆盖的实践育人体系,多措并举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地见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受助儿童方面:护纯真童心,筑七彩童年。

本团队开设的课程极富趣味性,形式多。团队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开设艺术类课程,从最基本的美术基础开始教学并逐步向更深层的知识递进,把艺术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活动有效地为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励更多的留守少年儿童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立、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使留守少年儿童能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享受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2.社会方面:暖阳育苗,校社联动。

蓝天实践服务队在2014年至今的志愿实践服务工作中,先后受到梅州市团市委、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团委等部门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昆明市东川区团委、梅州市梅县区团委先后多次撰写《感谢信》感谢蓝天实践服务队队员的辛勤付出。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带动青年大学生加入,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爱心、敢担当的骨干青年。借助各种社会渠道募集更多爱心物资,带动整个社会加入到对特殊、留守儿童的帮助中来。此外,实践地点积极支持和协助团队开展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收获知识,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据目前统计,团队长期的服务对象人数达1000人,并持续增加。

3.学生方面:厚植家国情怀,筑牢立德树人

服务队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在长期参加志愿服务中,不仅提高了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主动接触新思想、新政策、新措施,率先了解中央和国家的新战略、新精神,运用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其他群众,真正成为新时代富有影响力的“宣传员”。更重要的是党组织通过积极搭建践行志愿服务平台,号召当代大学生要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引导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锻炼并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成长成材自觉融入到守护祖国未来接班人的社会主义需要中去。

图四: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图五: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桐林镇中心小学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五、创新意义与价值

1.活动组织层面

本项目在党总支的关怀指导下,重视项目的开展质量,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招募志愿者已形成一定的选拔机制,在活动开展前统一为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有既定的规范制度、应急处理方案和服务标准。团队具备风险应对能力,能够灵活调动人员,科学调配时间;团队实践地点稳定,实践地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帮助我队开展活动;安全保障切实。制定了完善的队员管理制度,要求队员严格遵守,活动时统一行动;贯彻“平安志愿”原则,所有队员均已购买保险。项目自开展以来得到了许多丰硕成果,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高了团队队员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给大学生活增添一份美好的回忆。同时,志愿服务还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实践能力、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让大学生在助力社会主义科教兴国方面献出了应有的一份力量。

2.活动育人层面

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暖阳行动”——关爱特殊、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自开展以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服务育人为己任,在志愿活动中,坚守立德树人,坚持价值引领,把育人场所扩大到社会各个层面,以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集体、责任担当、奉献友爱等精神,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实践生活深度融合,也使因志愿服务而受惠的社会群体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能,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红色示范品牌”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 “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提供有益探索,具有可学习的推广价值。

(供稿:数码媒体系党总支)

Baidu
sogou